第468章 到底谁没穿底裤-《涉外律师赵慕慈》
第(3/3)页
“嗯!”汤明禄回答的斩钉截铁。
赵慕慈又要拨电话,汤明禄忙又补上:“还有……有法院判例存在的情况下。”
“你看,这不有很多的前提条件吗?这份合同一个条件都满足不了,你让我预判?你把我当什么?还什么只需要确认一下,我拿一份假账让你确认一下你肯吗?你不用签名盖章吗?真是。”
“但是,”汤明禄兀自强辩:“我也问了主办这个合同的股东,也就是合同上这家公司的高管,以及这家公司的法务,他们都确认这个合同是真的啊,是不是……你们律师……还没有找到相应的佐证材料?要不你们再做仔细点儿?”
听到如此言语,再看看汤明禄那类似无赖的挑衅面容,赵慕慈陡然升起怒火。然而愤怒在一瞬间就被紧随其后的理智拽住了尾巴,但开口之际还是免不了火药味:“你哪只眼睛看见我们不仔细了?律师的工作轮得到会计师来评价?你也不过是中介机构而已,何必打肿脸充胖子!我跟你讲,正是因为工作做的到位,我们才发现了这份合同有可能是一份虚假合同!我这几天压着没动作,是在考虑要不要将这件事告知给有关方,尤其是汤副总。毕竟如果真的是一份虚假合同,这里面关系的可就是许多的内部人士和公司财务账目的问题。我本来打算将它按下来再跟你商量着怎么样大事化小的妥善处理了,不想你今天步步紧逼,处处质疑我的工作,既然如此,”
说到这里赵慕慈转向汪副总:“我建议召集跟这份合同有关的相关人员,大家一起把这个事情弄个水落石出。若真是一份真合同,我自然会当它是真合同看待,跟进处理后续事宜。若是虚假合同,我会跟汤会计以及券商投行一起将这件事做一个妥善处理,也请汤会计不要再拿着许多道听途说的话对我的律师工作进行肆意评价和恶意揣度!”
汪副总脸上已是一片凝重。一份三百万的合同,放在平时不过就是企业再正常不过的一笔交易,即便有什么猫腻也就按规矩办就是了。可是在IPO项目中,这就很严重了。今年国家对IPO项目的审查变得更加严格他是知道的,所以原则上他是希望在准备工作阶段尽可能的做到资料诚实。谎言越少,漏洞也就越少,成功过审的几率也就越大。可若是查出来这份合同是假……那免不了经办的相关人员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理。从公司生存和办公室政治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件令人喜闻乐见的事。所以他心底希望这份合同是真还是假?一时半会儿他也说不清了。
赵慕慈不理会汤明禄在旁边哎呀哎呀说着自己没有恶意只是想把工作干好之类的辩解之词,只看着汪副总等待他的呼应。汪副总觉察到了,略笑一下开口了:“二位稍安勿躁。说到底都是为工作。有什么事好商量,和为贵。听了半天我也大致明白了,二位的为难之处也都晓得了。这样,我回去请示一下总裁,晚点给二位答复。”
三人散会。赵慕慈回到大会议室,立刻将杨远豪和马跃叫到小会议室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如之前所说,这份合同在其他关联合同和财务记载中找不到相互映证的合同或财务记录,也就是说,这份合同仅有一份担保合同作为关联合同,财务报表里是找不到的。杨远豪便跟马跃借了相同时期的会计账簿去查,果然没发现跟这个合同标的金额有关的记录。但是在汤明禄的财务记录里,这一笔却赫然在列。
看了两人送过来的各种合同单据凭证,自己又检索核查了一番之后,赵慕慈确认两人工作无误,与报告的情况基本吻合。想到汤明禄那伴急切的要求自己将这份合同计提,她不由得想到以往在IPO现场以及从同行口里听到的某些与会计师审计有关的消极言论,嘴角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 不管他背后站的人是谁,不管他在为谁涂脂抹粉,并不惜为此跟她为敌,从目前看来,他并不占理,反而像是在走钢丝。一个谎言需要一百个谎言去辅佐掩护。他如此步步紧逼,非逼得她撕破脸面追究到底,那只是他咎由自取。出来混,谁到底没穿底裤,只需让潮水略微退一退便一目了然了。
汤明禄这边则是一边急急给投行项目负责人打了电话,另一边忙忙的跟之前咨询过的股东和法务确认沟通此事,似乎连他自己也意识到,或许真理并不占在他这一边。他之所以如此急于将这一份合同作为应收帐款计提,一来是因为以前监管力度不如现今,长期作业手法宽松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有恃无恐——在IPO项目中,会计师出具的数字可以被复核,但是会计师的最底层明细和底稿凭证却无法复核,也没有外部复核监督,只要现场负责人签字了就算复核过了。究其原因,就是人手和时间严重不足,尤其是遇上这种发行人公司体量大账目多运营活跃的。对其他中介机构来说,这是最大的黑洞,然而对会计师来说,这是他们最大的护身符,也是最大的营销点和利益交换空间。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71章 到底谁没穿底裤)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花于暗夜绽放》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