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准备谈判-《乱世扬明》


    第(2/3)页

    崇祯听得满头大汗。鞑子入寇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如果琼海镇再作乱,加上中原的流寇,那还让不让人活了?难道为了对付他们再加收琼饷?

    他心烦意乱地问:“那长卿有何良策?”

    “臣也没有立竿见影的良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如让文弱先和夏天南坐下来谈谈,看他到底有何目的?”

    崇祯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说道:“就依你所言。不光文弱,你也去,他毕竟初来乍到,兵部的事务不甚熟悉,你久在中枢,帮衬着点,别着了夏天南的道。”

    温体仁不动声色地回答:“臣遵旨。”

    杨嗣昌也有些憋屈地回答:“臣遵旨。”

    等二人走后,崇祯问王承恩:“王伴伴,整件事你都听在耳中,有什么看法?”在他看来,太监是自己的家奴,不可能有二心,比文臣武将更可靠,看事情也更客观,听听他的看法,或许能有什么启发也不一定。

    王承恩谨慎地回答:“万岁爷,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杨大人这议和一事看着总不靠谱,鞑子若是有入关的实力,又怎么会真心和大明议和……”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崇祯不满地打断他,“就说关于夏天南的事。”

    王承恩低下头,“是是是,奴婢多嘴。”他梳理了一下思路,斟词酌句地说:“俗话说‘文官爱财,武馆怕死’,不管是杨大人还是夏总兵,都有各自的心思。奴婢觉得吧,议和之事事关重大,而夏总兵以下犯上也太过骇人听闻,两件事交织在一起,万岁爷不该听这两人任何一人的一面之词,除了派温阁老参与其中,还可以从宫中派一名中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