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为了“一.二八”-《保安军》
第(2/3)页
“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啊!贤初,看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将上海守住了!不然也对不起人家的一片热情啊!”蒋光鼐感慨道!
“那是自然!就算没有这么多支援,守住上海我们也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啊!”蔡廷锴坚定地说!“走!回去让弟兄们好好吃几顿肉,吃饱了有力气打鬼子!”
————————————————————————————————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声望大振,一时军权、政权全集中于手。不满足的老蒋还准备再把党权拿过来!这引起了国民党党内一大批老资格党员的极大不满!其中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长胡汉民对于老蒋未经立法院通过,就与日本签订了《关税协定》,十分不满!结果,蒋胡两人发生争执,蒋即下令将胡汉民软禁,后送去汤山。
这“胡案”引爆了各方的攻击。1931年5月,改组派、西山会议派、胡汉民派、林森和孙科派,以及两广实力派人物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成立了一个“非常会议”,打出“打倒独裁”、“护党救国”的旗号。寄寓香港的汪精卫应邀出任广州“非常会议”的政府领袖。不同时期反对过蒋介石的派别,在这一时刻会聚到了一起。一时双方调兵遣将,对峙在湖南、广东前沿。宁粤战争爆发。
正在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双方于是缓和下来,由打再次转而谈判。对立的双方达成了和解。10月14日,蒋介石释放了被软禁的胡汉民。但东北大部分地区沦陷、中国军队的不抵抗,使早就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国民党内部各派抓住了迫其下台的理由。于是在各方攻击和舆论轰炸下,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无奈中通电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职。同一天,张学良也获准辞去陆海空军副委员长之职,改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悄然离去,又一次前往家乡奉化,在雪窦山上的妙高台静观局势,反思得失,伺机而出。经过反思,他认识到自己:“无干部、无组织、无情报”是“今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此次开始了由单纯军事统帅向政治领袖转型!
离开了蒋介石,南京政府依旧是对日妥协。12月15日,南京国民党军警镇压请愿学生!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之所以拖这么久,一方面是“9.18事变”后,张学良把东北军政机关搬到锦州,聚集在锦州的东北军达十几万之众,关东军继续进攻锦州,兵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国联”开始介入调查。单纯的国民政府和张学良依然把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导的国联身上。可国联虽然也一再警告日本外务省不要进攻锦州,再次扩大事态!可骄横的关东军哪里当回事?
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再次增派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增援关东军。得到增援的日军于12月28日,第2师主力由田庄台、营口之间渡过辽河向锦州进犯;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此时,蒋介石已经下野,当政的孙科等国民党大员致电要求张学良抵抗。但张学良顾虑重重,最终选择了不战撤出锦州。
1932年1月2日,张学良部队完成从锦州的撤军。1月3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被保安军狠揍的日军此时拿下了东北全境,气焰又复嚣张了起来。对于国联的劝告宠儿不闻!下一步对着山海关也是跃跃欲试。日本高层也没想到结局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支那人如此的软弱可欺,不欺真是对不起天照大婶啊!于是,内阁、军部迅速调整对华策略,制定了一举拿下整个满洲,积极支援关东军行动的计划。不过,可惜的是,这么大的行动,所得只有区区的几亿元。而帝国关东机关、厂矿企业、侨民的损失也不止这个数啊!这些该死的“土匪”,统统应该死啦死啦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