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为了“一.二八”-《保安军》


    第(3/3)页

    张学良率十几万之众,不战放弃锦州,等于公开宣布东北军政当局放弃了东三省。此举动极大打击了东北各地抗日军民的士气,使日军可以集中力量北上打击在黑龙江抗日的马占山等人。

    —————————————————————————————————

    “九一八”后的第二天,国际联盟理事会开会,质问日本代表此事。日方代表表示这是一个地方事件,尚未得到日本政府所述情况。9月21日,中国代表施肇基正式要求国联对日军占领满洲一事予以禁止。

    面对国联一致的要求日本政府即日撤退军队,恢复“九一八”前的原状的态度,日本想回避与国联全体的冲突。其代表称,日本政府预备与中国政府直接交涉。接着,日本方面多次提及以保护侨民而不撤军为借口,与国联胡搅蛮缠、蒙混过关。

    10月22日,国联再召开大会,英国代表薛尔西称,“日本尤其应该反省自己受到国联制裁的原因,就是日本无端地侵犯中国,致成为20世纪历史上违背人道正义的绝大污点。”此话一出,全场大鼓掌。日本大使芳泽面呈灰白,态度甚窘。接着大会主席白理安称,对于日本“先交涉、后撤军”的要求,国联大会不能承认。

    10月24日下午,国联理事会续开大会,以13票赞成、1票反对(日本代表)的表决结果,要求日本务必于11月16日前撤军完毕。此决议再次为日本方面寻找借口而否决,使国联10月24日的决议又变成了一张废纸。

    面对国联反复的干涉、施加压力,日本外务省倍感难堪。于是,立即转移国际视线,减轻外交压力被提上了日军的进程。当然,受关东军巨大战果刺激,日本海军也蠢蠢欲动也是一个因素。但从底子来看,此时的日本远没有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更何况东北的现实战果已被李义带着保安军给“打劫”了回去,日军到手的东西,只是长远的利益而已!

    历史的车轮依旧按照原有的轨迹缓缓向前。密谋而定、做好了准备的日军为了掩盖自己在东北的侵略事实,转移国际强国的压力,在上海这个“东方巴黎”发动了“一.二八”事变!

      


    第(3/3)页